
7月9日,紫光集團發(fā)布公告稱,其收到北京一中院送達的通知,債權人徽商銀行以其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具備重整價值和重整可行性為由,于7月8日以債權人名義向北京一中院申請對紫光集團進行破產重整。
紫光集團同時表示:“債權人提出的重整申請是否被法院受理及紫光集團是否進入重整程序尚存在不確定性?!?/span>
據悉,本次紫光集團破產重整的相關案號為(2021)京01破申307號,申請人為徽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稱各項生產經營活動正常
紫光集團于1988年創(chuàng)辦,旗下有紫光股份(23.010, -0.39, -1.67%)、紫光國微(170.330, -0.85, -0.50%)等多家上市公司。截至2019年底,集團總資產近3000億元。
圖 源 | 企查查
2009年,紫光集團引進新的管理團隊,趙偉國的健坤集團入股紫光集團49%的股權,并先后出任總裁、董事長。趙偉國操盤紫光集團后,一直高舉高打,在芯片行業(yè)進行了一系列收購。紫光集團先后私有化了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展訊、銳迪科,收購了新華三,并且在2016年聯(lián)合多方組建成立長江存儲進行了存儲芯片領域,完成了公司“從芯到云”的戰(zhàn)略部署。
趙偉國在紫光集團官網上致辭稱,截至2018年底,紫光集團是全球第三大手機芯片設計企業(yè),占到全球SIM卡芯片市場份額的20%以上,也是中國領先的云服務供應商之一。紫光集團已經成為中國最成功的高科技企業(yè)之一。
據中國證券報,紫光集團7月9日晚回復記者稱,被債權人申請重整未對集團下屬公司日常生產經營造成直接影響。目前,集團下屬公司各項生產經營活動均正常開展。
紫光集團表示,重整可通過司法程序,最大限度地保護債權人利益、實現(xiàn)債權人在法律框架內的公平受償;且不影響企業(yè)的法人主體資格、企業(yè)的正常生產經營,有利于維持企業(yè)的營運價值、職工穩(wěn)定、資產完整。
紫光集團公告表示,法院是否受理、集團是否進入重整程序尚存在不確定性。集團將依法全面配合法院進行司法審查,積極推進債務風險化解工作,支持法院依法維護債權人合法權益。
旗下公司提示股權變動風險
紫光集團旗下千億市值的子公司紫光國微也發(fā)布了公告。
紫光國微稱,截至本公告日,紫光集團下屬的全資子公司西藏紫光春華投資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數量為196,562,600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32.39%。如紫光集團進入重整程序,重整方案將可能對本公司股權結構等產生影響。
旗下另一家A股上市公司紫光股份也發(fā)布了類似的公告。紫光股份稱,紫光集團下屬全資子公司西藏紫光通信投資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數量為1,328,555,471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46.45%。如紫光集團進入重整程序,重整方案將可能對公司股權結構等產生影響。
截至7月9日收盤,紫光股份市值為658億元;紫光國微市值為1034億元。二季度以來,紫光股份上漲17%,紫光國微上漲57%。
仍未披露2020年年度報告
近年來,紫光集團還通過收購展訊通信、銳迪科微電子和新華三等企業(yè),進一步提升芯片設計和開發(fā)、數字基礎設施以及IT管理等方面的實力。2018年,紫光集團還收購了Linxens集團,它在智能卡微型連接器、RFID天線和嵌入件設計與生產領域具有全球領先地位。
紫光集團還斥巨資投入存儲器芯片制造。旗下長江存儲2017年成功研發(fā)出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32層3D NAND Flash芯片,實現(xiàn)中國在存儲芯片上零的突破,2020年則宣布128層QLC 3D NAND閃存研發(fā)成功,已在多家控制器廠商SSD等終端存儲產品上通過驗證。
有業(yè)內人士表示,大舉并購、重金建廠,對紫光集團如今的業(yè)務版圖功不可沒,但激進擴張背后過度依靠債券融資也為其如今的債券違約埋下隱患。
紫光集團到目前仍未披露公司2020年年度報告及審計報告。根據其2019年年報,截至2019年年底,紫光集團資產總計2977.62億元,負債合計2187.47億元。2019年集團總營收769.38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14.30億元。
根據紫光集團2020年半年報,該公司2020年6月末合并報表資產負債率為68.41%,相較2018、2019年末的約73%略有優(yōu)化。其有息債務規(guī)模占總體債務規(guī)模超過70%,占比較大,2020年6月末時為1566.91億元,有息債務中一年以內到期有息債務金額為814.28億元,占比51.97%。這就要求紫光集團要有大量流動資金來償還有息債務本息。
2020年上半年,紫光集團營業(yè)總收入347.46億元,凈利潤-45.44億元,分別較2019年同期上漲4.78%、下滑23.01%。